关闭

青桃传媒

全国

既能吃还能提供情绪价值,打卡“植”得期待的“太空菜园” 揭秘太空种植技术

青桃传媒·2025-03-12 17:19:17·阅读

今天是植树节,在地球上,我们通过植树造林为地球增添绿意,而在中国空间站,航天员也在努力打造“太空菜园”,为“太空之家”增添一抹生机。太空种植果蔬类作物不仅可以提供食物,还能带来情绪价值。空间植物在受控生态生保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供食物、氧气和净水,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环境并缓解航天员的心理压力。各国航天机构先后在太空中利用不同栽培技术和方式栽培了40多种植物,广泛开展了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植物生长特性研究,并进行植物栽培技术和食用安全性评价,实现了航天员在轨食用自己培养的新鲜蔬菜。

既能吃还能提供情绪价值,打卡“植”得期待的“太空菜园” 揭秘太空种植技术

在太空种植作物不仅解决航天员的食物供应问题,还可以研究太空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曾利用卫星、神舟飞船和空间实验室搭载不同植物培养装置,开展萝卜种子萌发、番茄和青菜开花、拟南芥和水稻开花等实验研究。在地面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天宫二号还验证了空间水分和养分供应等植物培养技术,为后续基于食物再生的空间植物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2022年,科研人员在中国空间站验证了植物再生基质培养技术,先后在轨培养了生菜、樱桃番茄和小麦等植物。

既能吃还能提供情绪价值,打卡“植”得期待的“太空菜园” 揭秘太空种植技术

中国空间站的空间植物栽培装置(SVCF)通过再生栽培基质的筛选和制备、水分/养分主动供应、LED光环境调控、功能单元的模块化设计与研制以及系统集成与调试、植物全周期栽培验证等步骤研制完成。果蔬培养的栽培基质采用植物不可食部分发酵而成的再生基质,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可塑性及易取出的特点。实验表明,这种基质可以满足不同植物根系的生长需求,有效容纳并支撑根系,在导水材料与植物根系之间有效传递水分,存储并按需释放果蔬植物需要的养分,为其提供足量的氧气。

既能吃还能提供情绪价值,打卡“植”得期待的“太空菜园” 揭秘太空种植技术

在水分供应方面,SVCF的水分供应路径包括供水袋、供水泵、供水盘、栽培杯、导水介质、基质块和植物根系。其中,供水袋到栽培杯通过供水泵主动供应,栽培杯到植物根系则通过毛细力传输。采用吸水材料、棉绳和栽培基质三级导水结构有效导水,保证根系能接触到足够空气。养分供应方面,科研人员根据几种果蔬植物的养分需求特性和数量,添加肥料以满足一个连续采收模式下(种植60天)的需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