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高开低走,尽管三大指数最终收绿,但A股市场呈现出“指数萎靡、个股兴奋”的分化格局。上证指数、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全线下挫,然而两市超过3200只个股逆势上涨,涨停个股达93家,跌停仅8家,显示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在缩量调整与尾盘拉升的交织下,3400点关口的博弈愈发值得玩味。
个人依然看好本周收复3400点,三重信号揭示市场底色。首先,微观流动性优于宏观指标。尽管大盘指数下跌,但涨停股数量远超跌停股,表明场内资金并未系统性撤退,而是转向更具弹性的中小市值标的。其次,权重股拖累指数表现。银行、保险、券商等权重板块集体承压,拖累沪指表现,这种“压指数、拉个股”的格局往往出现在主力资金调仓换股或等待政策催化的关键节点。最后,技术面形成双重支撑:大盘多次触底回升,3350点区域显现较强承接力;而3380点上方的技术阻力则延缓了指数突破节奏。量能萎缩至3000亿后,市场更可能以时间换空间完成蓄力。
当前市场已进入“缩量磨底”的敏感期,若要突破3400点心理关口,需满足两大条件:大金融、大消费、大医药等权重板块出现超跌反弹;市场成交额重返2万亿水平,这个目标可能要分两步走,先站上1.8万亿,再上2万亿。短期来看,“轻指数、重个股”仍是核心逻辑。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AI算力、半导体等政策受益方向;二是年报业绩超预期的成长赛道;三是低估值蓝筹股的防御属性。对于指数层面,若周二或周三放量收出中阳线,则可能形成"阳包阴"技术形态,开启新一轮反弹周期。
历史经验表明,当市场出现“指数滞涨、个股普涨”的分化格局时,往往预示着风格切换的前奏。当前3400点既是技术面压力位,也是政策面预期的重要观测窗口。投资者需保持耐心和信心,一旦回补3400点缺口成功,后面将会是一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