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育儿补贴:真金白银提振生育 减轻家庭负担!近年来,中国出生人口大幅下降,促进生育已成为迫切任务。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众多,提振生育率是一项系统工程。研究表明,高生育、教育成本是年轻人少生或不生孩子的重要原因。通过生育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成为促进生育的一种选择。
事实上,相关政策已陆续出台。例如,从2019年起,个税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有子女接受学前到博士研究生全日制教育的家庭每月可扣除1000元,2022年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也纳入扣除范围,额度同样为每月1000元。自2023年起,上述两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到每月200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养育和教育成本。
然而,个税扣除减免金额有限,且大部分工薪阶层收入未达到缴纳个税的标准。要真正减轻低收入群体的育儿负担,必须提供实际的经济支持。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试点针对二孩以上家庭发放生育补贴。如四川省攀枝花市对生育二孩、三孩的本地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补贴,直至三岁。山东省济南市也从2023年起对二孩、三孩家庭发放每孩每月600元育儿补贴,直到孩子三周岁。浙江省杭州市则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一次性补助5000元和20000元。
如果生育补贴全由地方政府负责,可能只有大城市才有财力发放。但大城市消费高,每月几百块钱对降低育儿成本帮助有限。而在低收入地区,地方政府无力承担育儿补助,当地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到其他地方工作生活,地方政府长期补助的动力也不足。因此,需要大力度的育儿补贴来鼓励生育。假设对所有新生儿每人每月补贴500元,直到其18周岁,每年出生人口回升并维持在1000万人,第一年需要补贴600亿元,此后每年增加600亿元,18年后每年补贴资金稳定在1.08万亿元。尽管这是一大笔钱,但如果能提高生育率,降低少子化趋势,也是值得的。因为这些孩子是将来的财富创造者,没有他们,将来就不会有人创造新的财富,经济就会停滞甚至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