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青桃传媒

全国

以“破立之道”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青桃传媒·2025-03-14 11:44:31·阅读

“立”与“破”是事物发展的一体两面,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构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动态平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先立后破”,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改革发展的方法论。从经济转型到科技创新,从社会治理到民生保障,“破立并举”的辩证思维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全过程。唯有在“破”中求新机、在“立”中谋长远,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福祉的双赢。

先立后破,经济转型中的破立智慧。经济领域的改革,本质上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需以“先立后破”筑牢发展根基。近年来,我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破产审判制度为“破”的抓手,以新兴产业培育为“立”的支撑,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资源配置。例如,贵州省法院系统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对能源、房地产等领域的企业实施分类处置,既淘汰“僵尸企业”,又助力优质企业纾困重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通过“立”新机制取代“破”旧模式,既缓解房地产供需矛盾,又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可见,经济转型需以“立”为前提,避免“破”的阵痛演变为系统性风险,这正是“稳中求进”的深层逻辑。

破立相生,科技创新中的辩证统一。科技创新是“破”与“立”交织最密集的领域,既需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又需构建自主可控的体系。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实践堪称典范:通过破除机械化战争思维、打破军种壁垒,建立“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实现了战斗力生成模式的“立”。这一过程中,“破”的是旧体制的僵化,“立”的是信息化联合作战能力,最终推动军队整体性重塑。在民用科技领域,四川以“立”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另一方面开辟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赛道,区域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科技创新证明,“破”是手段,“立”是目的,唯有以“立”引领“破”,才能避免盲目颠覆,实现迭代升级。

破立并举,民生为本中的治理效能。民生领域的改革,需以“破立平衡”守护社会公平与温度。针对住房难题,我国摒弃“大拆大建”的旧思路,转而“立”保障性住房制度,让新市民、青年人“破”除安居焦虑,“立”足城市发展。在基层治理中,贵州法院创新设立“企业破产公共事务中心”,通过府院联动机制“破”解债务僵局,“立”足社会效益最大化,既挽救企业又保障职工权益。此外,面对突发灾害,“破”除部门壁垒、“立”应急协同机制成为关键:2023年K396次列车被困事件中,多部门联动救援,天成功转移近千名乘客,彰显了“破立协同”的治理智慧。民生工程的成功,在于以“立”的制度化回应“破”的紧迫性,让改革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立”与“破”的辩证法,既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革故鼎新”智慧的现代表达。从经济到科技,从国防到民生,中国始终以“先立后破”把控节奏,以“破立相生”激活动能。新征程上,唯有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在“破”中坚守底线、在“立”中开拓新局,方能书写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交相辉映的时代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