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党建引领始终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进入2025年,国家能源格局的新动向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公务员,聚焦党建工作,将能源发展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能源新政:农村发展的新契机
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一政策为农村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农村能源利用存在结构不合理、效率不高等问题。传统的煤炭、薪柴等能源使用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难以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许多农村地域广阔,光照充足,风力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发展新能源的条件。
在我们负责的克城镇,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的能源规划,村民们大多依赖煤炭和柴火取暖做饭,不仅能源成本高,而且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如今,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我们迎来了改变这一现状的绝佳时机。通过党建引领,我们可以组织村民积极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如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等,让农村成为新能源发展的前沿阵地。
二、党建引领:凝聚农村能源转型合力
党建工作在农村能源转型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能够将党的政策传递到每一个村民心中,激发村民参与能源转型的积极性。
一方面,我们通过开展党员先锋模范活动,组织党员带头学习新能源知识,带头使用新能源设备,为村民树立榜样。连捷山村的党员老李,在了解到光伏发电的好处后,率先在自家屋顶安装了光伏发电板。不仅满足了自家的用电需求,还将多余的电量卖给电网,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在他的带动下,村里许多村民纷纷效仿,掀起了一股安装光伏发电板的热潮。
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农村能源项目的落地提供保障。在推进某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时,党组织积极与企业沟通协商,争取项目落户本村。同时,协调解决土地流转、项目审批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项目建成后,不仅为村里提供了清洁能源,还带动了周边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
三、人才培养:为农村能源转型注入智力支持
能源转型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在农村地区,人才短缺是制约能源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通过党建引领加强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我们利用党建平台,积极开展能源知识培训活动。邀请能源专家、技术人员到农村举办讲座和培训班,为村民传授新能源知识和技术。同时,鼓励本村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参与能源项目,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北辛庄村的小王,大学学习的是新能源专业。回到家乡后,在党组织的支持下,他参与了村里的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成为了村里的能源技术骨干。
此外,我们还通过党建合作,与相关科研院校建立联系,为农村能源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不定期邀请专家团队到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和项目评估,解决能源项目建设和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在2025年这个关键节点,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持续推进,农村能源转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基层青年公务员,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的政策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凝聚各方力量,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农村能源转型取得实效。让新能源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在新的一年里,带领广大村民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蒲县克城镇人民政府贾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