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青桃传媒

全国

乌军装甲车遭双无人机袭击 光纤制导技术颠覆战场

青桃传媒·2025-03-14 18:51:27·阅读

乌军装甲车遭双无人机袭击!2025年3月13日,俄乌冲突前线再次出现技术战升级。俄军首次公开使用光纤制导无人机摧毁乌军“罗谢尔参议员”装甲车,这一行动引发了全球军事观察家的热议。这场以“光缆为刃”的突袭不仅暴露了乌军防御体系的漏洞,还展示了现代战争中技术代差对战术平衡的影响。

乌军装甲车遭双无人机袭击 光纤制导技术颠覆战场

俄军此次使用的“食人鱼-10”光纤无人机通过10公里长的光缆实现超低空稳定操控,成功规避了乌军的电子干扰系统。现场画面显示,无人机在击中装甲车前,通过光纤实时回传的高清画面精准锁定其顶部薄弱区域。技术专家指出,光纤无人机具有三大核心优势:信号免疫、成本碾压和隐蔽突防。这些特性使其成为俄军性价比最高的战术武器之一。

面对俄军的光纤无人机威胁,乌克兰加速推进装甲车防护升级,但仍面临两大短板。首先,乌军为“悍马车”加装的北约标准协议3级装甲虽然可以抵御7.62毫米穿甲弹,但对无人机投掷的RPG-26火箭弹防护不足。其次,乌军过度依赖电子干扰手段,忽视了光纤无人机的物理特性。数据显示,2025年2月乌军损失超过30辆装甲车辆,其中光纤无人机造成的战损占比达42%。

自2024年8月库尔斯克攻势中首次部署光纤无人机以来,俄军已形成规模化作战能力。主力型号包括“汪达尔王子”和“食人鱼-10”。相比之下,乌克兰虽展示新型装甲车“-O2”,但量产仍需时间。乌军工程师表示,短期内难以突破俄方的技术壁垒。

此次事件标志着现代战争进入“光战争”新阶段。传统装甲防护体系面临失效风险,无人机攻击路径从“随机打击”转向“算法预判”。高价值装备如主战坦克的生存率下降,低成本无人机集群成为主流战术选择。电磁干扰效能降低,光学和红外反制手段需求激增。美国《新闻周刊》分析认为,若俄军将光纤无人机与AI图像识别结合,实现自主攻击,其战场效能将进一步提升。

俄军的光纤无人机突袭不仅是技术代差的具体体现,也是战争形态演变的残酷预演。未来的较量将集中在谁能够掌控更细、更韧的光纤材料,以及构建更智能的无人机协同网络。这场技术竞赛的结果或将决定未来战场的权力版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