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青桃传媒

全国

紧握“一号文件”笔 绘就“三农”新画卷

青桃传媒·2025-03-08 18:52:36·阅读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春雷惊蛰”,响彻中华大地,似“甘霖普降”,润泽希望的田野。这份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重要嘱托的行动纲领,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指南针”,是加速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员令”,更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线图”。广大党员干部应怀“春耕正当时”的紧迫感,执“一号文件”之椽笔,以农为墨,精心勾勒,在广袤乡村绘就“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三增”壮美画卷。

聚焦农业“质效双升”,绘就“硕果累累映笑颜”的丰饶图。“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始终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定器”。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面强化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一方面,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刻不容缓。党员干部需化身“麦田守望者”,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升土壤肥力,让“望天田”变身“吨粮田”,为粮食高产稳产筑牢根基。另一方面,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要重视科技赋能,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按下“快进键”。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鼓励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抗逆性,为守护“中国饭碗”装上“科技芯”。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双轮驱动,让“金种子”在试验田结出“科技硕果”,让“土秀才”在智能技术加持下成为“本土专家”,让农业生产在科技助力下绘就丰收图景。

着眼农民“增收致富”,绘就“生活富足乐无边”的繁荣图。“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脱贫摘帽仅是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如何让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目标。中央一号文件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强调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当地实际,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持续做好乡村产业,将“沉睡资源”转化为“活力资本”。一些拥有独特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乡村,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比如,革命老区巧打“红色牌+生态牌”,山间野果酿成“养生琼浆”,非遗剪纸登上“云端展厅”……在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不断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提升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一号文件把促进农民稳岗就业摆在了重要位置,如今到县域就业、回老家创业的农民工、大学生日益增多,党员干部应当好“店小二”,举办“新农人”训练营,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增收渠道。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搭建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全国市场,让返乡青年掌握“直播带货”新农技,村头老农学做“田园CEO”,展现出乡村繁荣富裕的新风貌。

发力农村“治理优化”,绘就“乡村和谐美如画”的宜居图。“郡县治则天下安,乡村治则郡县稳。”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铺就乡村与外界联系的“连通路”;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确保农民喝上“放心水”;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幸福电”,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示范村”。要坚持党建引领,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优势。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党建+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正确引导村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村务管理,通过村民议事会、村级民主评议会等形式,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通过全方位发力,打造一个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和谐稳定的乡村新环境,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人民政府 王金生)

加载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