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园,弥漫着莘莘学子追梦的青春气息;清华村庄,回荡着田野山间泥土的醇厚韵味。清华大学,这座无数学子心中的圣殿,亦是我魂牵梦绕之地。未曾想,组织的安排竟让我在基层与“清华”二字不期而遇。五个月前,我穿越曲折小径,乘车抵达了这片名为清华村的土地。阳光斑驳,透过树梢轻抚我的面庞,砂仁绿意盎然,随风轻摆,引领着我从校园的“象牙塔”步入清华的“温馨家园”。在这里,我开始了学思践悟的旅程,锤炼自我,扬帆逐梦。
怀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定信念,培养“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求知精神,力求在基层实践中“学深悟透”。基层,是年轻干部锤炼自我的最佳平台。我深耕理论根基,紧握思想之舵,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的强大动力。”在清华村的日子里,我坚持研读经典、领会要义,学习创新理论,紧跟政策脉搏,深刻把握其精髓与实质,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汲取智慧,明确方向,学练方法,夯实信仰基石,力求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怀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理念,培养“行胜于言,行稳致远”实践能力,确保调查研究工作“求真务实”。李强总理的话语激励着我:“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调研才能找到解决办法,高手在民间。”我要深入一线,用好基层经验教训“敲门砖”,树起群众喜怒哀乐“晴雨表”,当好百姓幸福生活“服务兵”。深入人心多“听一听”,走村入户倾听民声,关注群众身边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生活细微处,努力做到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总结百姓急愁难盼“问题清单”;对症下药多“改一改”,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甘坐“冷板凳”、敢接“烫山芋”、打通“隔心墙”,形成部门精准施策“整改清单”;反复琢磨多“思一思”,“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对待问题矛盾要理清千头万绪,由现象把握本质,确保服务到百姓的心窝窝里,收获群众真心点赞“满意账单”。
怀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律之心,培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确保行为规范“刚正不阿”。作为扎根在基层一线的选调生,我们必须修身律己,慎终如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扣好基层工作的第一颗纽扣,常怀“律己心”、多行“自律事”、恒守“清正道”,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指南。秉持“择善固执,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追求“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卓越品质,以“知行合一,躬身践行”的实际行动,成长为“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青年干部。
(宜宾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选调生 宜宾市叙州区高场镇清华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谢璐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