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青桃传媒

全国

牵涉诈骗,韵达被立案调查

青桃传媒·2025-03-20 18:36:54·阅读

韵达快递,摊上大事了!

有人被骗到血本无归,韵达这次被加盟商坑惨了。

据国家邮政局消息,韵达快递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

图源:国家邮政局

据报道,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对其加盟商管理缺位,负有未按规定实行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国家邮政局依法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01 韵达摊上大事了 加盟商靠诈骗捞钱

大家有没有收到过莫名其妙的空包裹?

明明没有网购,却收到商家寄来的快递,里面还有张”刮奖卡“,

不用怀疑,这就是诈骗。

就在近日,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收到多个空包裹,

图源:B站

据悉,有用户在”扫码领奖“之后会弹出一个客服,奖品有水果等等,如果想要赚更多佣金,则要下载另一个APP。

牵涉诈骗,韵达被立案调查

图源:焦点访谈

如果一旦下载,那么就步入了犯罪分子的圈套,先是以小利引诱 (小礼品、小额返现等等手段) ,之后再以各种名义让消费者主动刷单

有媒体报道,已有用户被骗去数十万元。

而这些资金迅速被转移到海外洗白,往往难以追回。

首先,这些“中奖快递”是怎么寄出的?

有人可能会以为骗子亲自操作,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通过一些愿意铤而走险的快递代理商,甚至直接在某些快递公司的系统中批量生成订单,然后以“奖品”名义发往全国各地。

牵涉诈骗,韵达被立案调查

图源:B站

那快递公司知道这些快递是什么吗?

对于经验丰富的揽收员来说,很可能知道。

但部分快递公司却以“我只是送快递的,至于里面是什么,关我什么事?”为理,纵然这种诈骗包裹发件。

其次,受害者的地址是如何被暴露的呢?

据悉,诈骗犯通过境外聊天软件获取收件人个人信息,

从不同的快递公司批量购买快递单号,哪个快递公司便宜,就从哪里买。

牵涉诈骗,韵达被立案调查

图源:焦点访谈

一些快递行业的从业人员把单号卖给诈骗犯的时候其实心知肚明,也明白自己的做法意味着其代表的快递公司接下了诈骗犯的订单。

发件不实名,收件也不验收,都是违背管理条例。

但在一天就能发出上万单涉诈包裹的利益趋势下,他们还是选择了不顾邮政法和行业管理条例。

图源:焦点访谈

02 月入35亿的韵达 回应被调查

就在今早 (3月20日) ,韵达回应子公司被立案调查,公告表示,

全资子公司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于2025年3月19日收到行业主管部门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立案调查的通报。收到通报后,公司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专班进行内部调查。

针对公司加盟网点快递服务环节存在的管理问题,公司已立即部署整改工作;后续公司将持续强化管理及加盟网点管控,优化快递查验流程,加大对加盟网点的培训力度,提升识别伪装物品的专业能力,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图源:韵达公告

与此同时,韵达股份发布公告称,2025年2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35.37亿元,同比增长45.32%。

图源:韵达公告

而与这个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万件诈骗包裹的发出。

2024年4月,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就浙江义乌韵达品牌快递企业违规处理用户退货件问题,被约谈。

也是去年10月,其旗下加盟公司齐齐哈尔富鑫禄货运代理公司就因虚报实名收寄信息被罚款7000元。

牵涉诈骗,韵达被立案调查

图源:金融界

实际上,韵达快递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鲜。

也有分析认为,韵达此次被调查,是杀鸡儆猴,抓典型。

牵涉诈骗,韵达被立案调查

图源:微博

快递行业这些年一路狂奔,从“四通一达”到顺丰京东,价格战打得不亦乐乎。

谁能把快递送得更便宜,谁就能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问题在于,快递行业的“低价策略”靠的不是精细化管理,而是外包、加盟、压缩成本。

韵达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总部掌控品牌和部分管理规则,实际运营则交由全国各地的加盟商。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总部不需要大规模投入资金去建设分公司,不用承担运营成本,也不用对每一个网点的经营状况负责。

快递市场竞争激烈,加盟商为了生存,只能拼命压缩成本、提高业务量。

这种重规模,而轻管理的模仿最终导致的,就是安全管理漏洞百出。

而且,这些加盟商往往是“能者上位”,谁能交钱、谁有资源,谁就能拿到加盟资格。

至于有没有管理能力、能不能做到合规运营,那是后话。

快递行业里的“黑网点”问题早已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加盟商为了提高利润,默许或有意纵容违法寄递。

诈骗宣传品能进入韵达的寄递渠道,并不是什么意外,而是一种必然。

03 消费者怒斥诈骗包 元凶仍在逃

“我之前收到好几个邮政快递包裹里面是骗人扫描的诈骗信息”

图源:小红书

“我说呢,昨天怎么给我发一个消息,说我快递怎么怎么样。我去问快递站,说是诈骗包裹”

牵涉诈骗,韵达被立案调查

图源:小红书

事实上,这些诈骗包裹的元凶仍在海外操盘,想要彻底根除,是难上加难。

而快递公司的管理疏忽,以及加盟商的纵容使得这些诈骗包有缝可钻,有利可图,有机可乘

那么,为什么快递行业的加盟制这么难监管?

就像此前所提到的,加盟商的核心目标是赚钱,而不是维护行业规则。

他们赚的是派件费和寄件费,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利润极其微薄。

要想活下去,他们往往会在“灰色地带”游走。

例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行一些来路不明的包裹,或者干脆与不法分子形成默契,睁大眼睛装糊涂,假装什么都没看到。

即便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也很难保证加盟商严格执行。

更何况,很多网点根本不受总部的直接管理,甚至连快递公司自己都搞不清楚某些网点的运营状况。

出了问题,责任如何划分?

是加盟商的问题,还是总部的问题?

牵涉诈骗,韵达被立案调查

图源:小红书

往往到了最后,总部和加盟商互相推诿,监管部门鞭长莫及,消费者维权无门。

另外,快递行业的违规成本很低。即便某个加盟商因为违法寄递被查处,他大不了关门换个名字,再开一家新网点继续经营。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当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利润,市场就不会真正变得健康。

监管体系跟不上市场扩张的速度,商业模式的创新往往绕开了安全红线,而消费者的利益始终是最难被保障的。

诈骗宣传品进入快递渠道,最终的受害者是谁?

无论是电信诈骗、投资诈骗,还是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最终都依靠这些“快递小广告”找到了他们的目标客户。

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看到快递寄来的宣传品,以为是正规渠道,自然就放下了戒心。

于是部分快递公司,就成为了诈骗分子的帮凶。

写在最后

韵达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暴露的问题其实早就存在,只是今天终于被放到了聚光灯下,被广大消费者看见。

需要指出的是,快递行业的加盟制不是原罪,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但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这种模式就会变成一把“双刃剑”,

一边是企业利润的增长,另一边则是消费者权益的忽视。

牵涉诈骗,韵达被立案调查

图源:微博

任何行业的繁荣,都不能建立在规则的缺失和监管的真空之上。市场经济可以鼓励创新,但不能纵容混乱。

快递行业的加盟模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今天是韵达,明天可能就是另一家快递公司,

而后天,或许就是消费者整个快递行业的信任崩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商最前线”,作者:钱游,36氪经授权发布。

加载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