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青桃传媒

全国

《土家文化微访谈》之省级传承人:彭书珍

青桃传媒·2025-03-08 20:33:40·阅读

访谈对象介绍:彭书珍,1975年出生于双凤村,现任双凤村支委委员、文化专干,土家族摆手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引言:北京师范大学弘文书院寒假社会实践队湘土学俗传习队队员三人在2025年2月19日前往永顺双凤村调研并与当地非遗文化省级传承人彭书珍进行访谈。

问:您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双凤村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由来吗?

彭:刚解放的时候,土家族没有被国家认定为单一民族,当时整个地区都被划分为苗族,那时我们这片地区叫做湘西苗族自治区。1950年的时候,田心桃(曾任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员、九三学社新乡市委秘书长、新乡市人大常委、市政协委员等)以苗族代表的身份去北京参加少数民族汇演。她在大会期间,不断地向其他代表介绍自己是土家族,国家领导人接见她的时候,她向周恩来总理介绍说自己是土家族,不是苗族,我们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建筑、生活习俗和歌舞等。

但是土家族被认定为单一民族,经历了很多坎坷,也离不了很多民族学家的坚持和努力,1956年,中央派全国政协民族工作组长潘光旦教授(中国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带队再一次调查土家问题。潘光旦教授腿脚不好,是双凤村民用竹竿穿着太师椅,把他从大坝抬上山来的。潘教授当时住在双凤村的彭武鑫家里,村民们就去他家和专家聊天、交流,向他们展示土家族文化。

所有能够证明土家族为单一民族的元素,都能在双凤村有很完整的体现,所以双凤村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问:我们一路走来,能感觉到双凤村它的这个历史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我们看到了一些土家族的建筑、服饰跟歌舞与其他文化,那您能给我们详细谈谈土家族的语言、歌舞等文化方面的情况吗?

彭:双凤村的建村是很早的。它在李唐时期就已经建村了,比土司王朝还要早一些。土司王是当时的朝廷派来平乱,是来统治我们的。土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我们通过音乐、舞蹈的形式记录祖先的生活,比如我们的山歌、毛古斯、摆手舞等。我们永顺汉化的比较严重,是因为以前州府在永顺,叫永顺府。永顺府为了让人们归顺,好统治,不让讲土家语,抓到讲土家语的人会打板子,因此当时的土家族人拼命地学汉语,所以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还会说土家语了。现在虽然有双语学校,但一周只上一节土家语课,并且没有语言环境,所以土家语现在真的濒临消亡。又比如说歌舞,我们有毛古斯舞、摆手舞等等。

说到毛古斯舞,毛古斯就是远古的身上长毛的人意思。大部分人有一个误区,都把毛古斯身上的稻草认为是用来遮羞的。其实不然,这些稻草是用来模拟远古祖先身上没有退化的毛发的。比如 08 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毛古斯舞,外面很多人以为毛古斯只是打猎,这是错误的。毛古斯是记录我们祖先从山里面走出来,到开始刀耕火种的生活、开荒狩猎、与汉文化交集、繁衍后代的过程,是土家族的一部进化史。毛古斯舞体现了很多土家族的信仰:首先有自然崇拜,从深山里走出来,先拜自然;二、祖先崇拜,做事之前一定要祭拜自己的祖先;三、力量崇拜,只有最强壮、最有力量的人才能打到最多的猎物,娶最美的新娘;四、生殖崇拜,表演中会有斗雄等,就是打猎前,也是用男性的生殖器去祭拜山神。

还有我们的摆手舞。说到摆手舞,大家都会想到湖北的摆手舞。其实他们的摆手舞是经过了一定的改编的,更具有观赏性,而我们双凤村的摆手舞是原生态的,没有改编过。我们传承下来的摆手舞一共有13个动作。在这13个动作中,除了单摆双摆和回旋摆是邀约,剩下的每个动作都与劳动、生活、季节息息相关。每到农历2月的时候,我们要开荒,到3月就要开始播种,种播完后又要种麻、收麻、纺麻团。之后到了五六月的时候,蚊子出来了,所以有拍手打蚊子的动作。等到7月家里的粮食都吃完了,但是地里的豆子出来了,所以把豆子蒸熟了,吃豆子。8、9月的时候天气开始变凉了,由于那时候没有鞋穿,所以脚会冻裂,很疼,因此产生了脚痛的动作。再到10月、冬月该穿棉衣的时候了,由于只有一件棉衣,没得换洗,所以衣服缝里都是跳蚤、虱子,很痒,就要使劲地抖动。再等到腊月农闲时,就会到山上去放牛,看到牛打架,就模仿牛打架的动作。所以说我们摆手舞的每个动作都与土家人的劳动、生活、季节息息相关。除此之外,摆手舞的动作还体现了土家族傍山而居、生活环境恶劣的特点,比如同边手是因为山路窄,只能横着走,方便抓住石头和树根。

问:听说土家族是信仰白虎图腾的,真的是这样吗?

彭:不是,湖北那边是信奉白虎的,而我们湘西这一块信奉龙凤。传说八部大神是受龙和凤的抚育成长起来的,因此我们信奉龙凤,而不信奉白虎。我们这还有一种“白虎座堂,必遭祸殃”的说法,所以我们本地是十分忌讳白虎的。因此,我们在做土家族信仰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地域差。

问:那目前土家族的文化传承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呢?

彭:土家族的文化像毛古斯舞、摆手舞、打溜子、哭嫁等都还有双凤村这个基地来实践传承,问题不大。但是土家语还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会说土家语的老人逐渐去世的情况下。我之前说过土家语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传承只能靠口口相传,但等到会说的老人都去世后,我们的传承可能就要断了。尤其是现在缺乏语言环境,小孩可能放假在家里和老人学了点土家语,但过两天又要去学校了,学校里就没人说土家语了,得不到练习,可能下一次放假回来就忘记了。就像我儿子 3 岁时就开始跟我学土家语、跳摆手舞,之前还会一些,但在他上大学后,很多东西就忘了。所以土家语的传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问:那您对于土家族文化的传承有什么展望和期待吗?

彭:希望双凤村能继续发展文化旅游,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留下来,把祖先的东西继承下来并传下去。要让这些文化活态传承,不仅要让年轻人了解文化的内涵,还要让他们能够参与其中,能用这些文化来维持生活。我们的文化宝库是活态的,要留住人,才能有发展。

(刘宇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