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袂制作的《榜样9》专题节目,恰似一幅新时代《群芳谱》徐徐展开。这些新时代的“风骨之士”,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高境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扬“见贤思齐”的优良传统,从在各条战线矢志奉献的“榜样”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淬“冰雪严寒雕铁骨,青春热血铸丹心”的砺剑之魂,握昆仑之“椽”,书写担当作为的“使命答卷”。雪峰之巅,寒风如刃。红其拉甫云端哨所傲立苍穹,将五千米海拔淬炼成忠诚“刻度”,把稀薄氧气熬煮成报国“琼浆”。八座冰峰踩成脚下“砾石”,三十道冰河踏作身后“泥泞”,每道巡逻“轨迹”都蜿蜒成山河“命脉”。高原与国门诠释青春,心脏和雪山同频震颤,血脉共冰河永恒奔涌,二十个残损身躯挺立中华脊梁,百余个带病胸膛燃烧赤子丹心。四十四载山河无恙,用战靴丈量国境线的年轮,用热血浇筑界碑的温度,在永冻层上绽放出生命的“格桑花”。广大党员干部应参悟“国之大者”的时代意蕴,牢记初心使命,做一心向党的“践行者”。一方面要筑牢信仰“根基”,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把对党忠诚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另一方面要主动担当作为,自觉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扛起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使命“大旗”,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推诿,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忠实履职,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撷“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的生生之势,铸文化之“魂”,书写青出于蓝的“传承答卷”。云窗秉烛,孤灯映卷。黄德宽教授以寸毫之力擎起文明“星斗”,在清华简的幽微竹纹间破译千年“密语”,于甲骨残章的斑驳裂痕中缀合华夏“基因”。他将《甲骨文摹本大系》《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淬炼为本硕课堂琼浆,推动设立全国首家古文字学硕士、博士交叉学科授权点,为“古学”继“绝学”,为“文明”守“长明”,令甲骨“密码”在当代浴火重生。托举起商周晨星的“微芒”,浇筑出文明传承的“柱梁”,在时光长河里刻下永恒的学术“坐标”。广大党员干部应赓续“薪尽火传”的优良传统,永葆赶考姿态,做一心发展的“奋楫者”,一方面要倾智慧启“新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客观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按照从基础到进阶、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顺序,系统分类梳理自身科学研究成果,根据年轻干部性格特点、知识基础和工作需求,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切实发挥“师带徒、老带新、传帮带”作用,拧成“一股绳”、保持“一条心”、汇成“一股劲”,为破解从“破冰”向“深水”的“卡脖子”攻坚难题贡献磅礴合力。另一方面要怀包容励“创新”,不拘泥现有研究结论,鼓励青年干部提出不同见解和创新思路,以平等姿态合理解决分歧问题“矛盾点”,在激发年轻干部创新思维的同时共同探索“更优解”。
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烛照之志,挥殷红之“毫”,书写矢志为民的“民生”答卷。血癌何曾蚀铁骨,肝癌岂可撼初心。“铁人书记”范振喜的“锄头”掘开共富泉眼,说服自己兄弟将自营铁矿收归村集体,用“第一桶金”将“特困村”建成“富裕村”,亲属避嫌的戒尺划出“清流”,公字当头的誓言浇筑精神“丰碑”,在贫瘠处兑现脱贫承诺;“亮灯警察”林则银的“哨音”响彻平安长空,推动辖区道路标线、指示灯等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公益寻人、防范诈骗等宣传专栏建设,安全课如春风化雨,防诈墙似金盾护民,三百游子循光归家,于暗夜中映照赤子襟怀。广大党员干部应厚植“枝叶关情”的人民情怀,走好群众路线,做一心为民的“守护者”,一方面要厚植人民情怀,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领悟 “枝叶关情” 的内涵,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植”于心,主动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看事情,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从内心深处尊重群众、热爱群众,奋力镌刻“党群同心、共筑辉煌”的壮美画卷。另一方面要提升服务本领,树立正确“政绩观”,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主战场”、科技创新 “最前沿”、社会治理 “第一线”,主动前往矛盾最 “集中”、困难最 “突出” 的地方,准确掌握群众需要什么、反对什么,为后续工作提供精准方向,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关键领域入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实际行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共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委组织部 王屹君、单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