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青桃传媒

全国

基层干部要"晓"基层小事:以青春脚步丈量民情温度

青桃传媒·2025-03-14 10:47:03·阅读

初春某个雨天的午后,我蹲在王大爷的屋檐下,听着老人絮絮叨叨说着漏雨的瓦片和开裂的墙缝。雨水顺着陈旧的瓦当滴落,在积水的青石板上溅起涟漪,也在我心里激起层层波澜。这方浸满岁月痕迹的屋檐,让我突然懂得郑板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意—基层干部的担当,就藏在百姓屋檐下的每一滴雨水里。

青石板上踏出的民情地图。“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笔下朴素的乡村图景,在数字化浪潮中正悄然改变。初到基层时,我带着无人机航拍村貌,却在走访中发现,真正鲜活的民情永远藏在数据无法抵达的角落。当我把脚步印在晒谷场的青石板上,才读懂李奶奶望着荒废晒场的叹息;当手指抚过村口古桥斑驳的桥墩,才理解村民们守护文脉的执着。三本民情日记、八双磨破的布鞋、二十六个自然村的星月兼程,这些丈量出的不是距离,而是民心跳动的温度。

屋檐下的民生辩证法。在解决张婶家滞销的柑橘时,我经历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蜕变。起初联系企业包销的简单帮扶,很快被果农们“明年产量翻番怎么办”的追问惊醒。当我们引入农技专家改良品种、搭建电商平台拓展销路时,终于让“直播带货”的新风吹进了柑橘园。这场实践印证了“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古训—解决基层小事,需要的不仅是热情,更要有把问题连根拔起的智慧与勇气。

时代长河里的青春坐标。站在乡村振兴的历史潮头,我们这代青年干部恰似钱塘江畔的弄潮儿。当“数字乡村”的蓝图遇上留守老人对传统村落的眷恋,当产业升级的迫切性与生态保护的红线碰撞,我们以“千淘万漉虽辛苦”的坚韧,在古祠堂里开设智慧养老课堂,在生态茶园发展研学经济。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恰是“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生动写照,让古老的乡土文明绽放出时代光彩。

暮色中的黄泥塘村升起袅袅炊烟,王大爷家的瓦片已换上崭新的“青衫”。檐角悬挂的铜铃在晚风中轻吟,仿佛在诉说基层治理的永恒真谛:真正的政绩不在报表的数字里,而在百姓舒展的眉宇间。当我们以青春作舟、以担当为楫,必能在新时代的江河中,“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每一件基层小事都化作滋润民心的甘霖。

加载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